阴历大小月之谜,平朔和定朔

1 五月, 2007 by 谭冰

五千年来,中国以农立国,订定历法是国家大事。以往藩邦为表示效忠中国,必须遵用中国所颁布的历法和年号,是为“奉正朔”。但自民国以来,中国由封建走向现代,历法便和政治脱钩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便担起以往钦天监的角色,负责编订万年历。由于万年历已失去昔日“正朔”的意义,坊间便流传不同版本的万年历,术者须仔细分辨

且举一例:阳历1978年9月2日,是阴历戊午年何月何日?

比对坊间的万年历,有说是戊午年七月三十日,有说是戊午年八月一日。而且由于日子顺排的关系,阳历1978年9月3日,亦有阴历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之别,如是整个阴历八月都有分歧。这个看似平常不过的阴阳历转换,引出了一个深层的学理问题

尤有甚者,紫微斗数依阴历年、月、日、时安星。阴历月、日不确定,则无从起盘论命。故此问题更值得我们深究

这个问题,可用另一形式表示:究竟1978戊午年,是“七月小、八月大”,还是“七月大、八月小”?阴历大小月的安排,原来由南北朝至唐代亦曾有过一些争论,在此不妨细述

中国唐代以前的历法,以二次“日月合朔”(即在地球看见新月)的平均日数 29.53 日为一月,是为“朔望月” (Synodic month)。由于 29.53 日不是整数,因此阴历有了大月和小月之分,大月三十日,小月廿九日。由先秦至唐代,历法均是大小月轮流交替,只有某些时候有两个大月连续出现。此种历法,是为“平朔”

海云青飞 评:一年约 365 天,一阴历月约 29.53 天,即提示一年可分 12 月,于是可得到邵雍《皇极经世》所用的二个重要数字:12、30

但由于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公转,因此月球公转速度就有快慢之别,29.53日只是朔望月的平均值。采用“平朔”的历法,大小月相间,诚然比较简单,但日月合朔(新月)就未必发生在初一,可能是在上月末日,或是在本月初二

南北朝时期刘宋何承天,首先主张以实际“日月合朔”之日为初一。此种历法,是为“定朔”。采用“定朔”的历法,初一必定是“日月合朔”之日,但由于月球公转速度不均,故有连续数个大月或连续数个小月的情况。“定朔”一法,起初面对不少阻力,直到唐代,中国历法才开始弃“平朔”而用“定朔”

海云青飞 评:定朔历法更符合实际,唐代开始弃“平朔”而用“定朔”,提示唐代从某种角度来说达到顶峰状态

因此,要回答1978戊午年是“七月小、八月大”还是“七月大、八月小”,我们便需找出当年日月合朔的精确时刻。以下日月合朔时间,录自《一百六十年历表.附日月食典》一书,刘宝琳、刘婷婷编,科学出版社出版:

日月合朔时间阴历月日
1978年2月7日22时54分戊午年正月初一
1978年3月9日10时36分戊午年二月初一
1978年4月7日23时15分戊午年三月初一
1978年5月7日12时47分戊午年四月初一
1978年6月6日03时01分戊午年五月初一
1978年7月5日17时50分戊午年六月初一
1978年8月4日09时01分戊午年七月初一
1978年9月3日00时09分戊午年八月初一
1978年10月2日14时41分戊午年九月初一
1978年11月1日04时06分戊午年十月初一
1978年11月30日16时19分戊午年十一月初一
1978年12月30日03时36分戊午年十二月初一

据《一百六十年历表》序言,该书使用的是现代中国标准时间,即格林威治东八区(东经120度)时间。北京位于东经116度23分,因此北京地方平均时间(Local mean time)比中国标准时间早14分钟,如下表:

东八区时间、中国标准时间东经120度00时00分
北京地方平均时间东经116度23分23时46分
东七区时间东经105度23时00分

万年历之分歧,实由时差而来。若编历者采用现代中国标准时间,日月合朔发生在1978年9月3日00时09分,故阳历9月3日是阴历八月初一,亦即七月大、八月小;但若采用北京地方平均时间,日月合朔发生在1978年9月2日23时55分,故阳历9月2日是阴历八月初一,亦即七月小、八月大

原文发表于《风水天地》卷176(2007年5月),版权所有,转载文章时烦请注明出处

出处

  • https://tambingblog.wordpress.com/2007/05/01/%e9%99%b0%e6%9b%86%e5%a4%a7%e5%b0%8f%e6%9c%88%e4%b9%8b%e8%ac%8e/

2024-08-07 https://www.tuenhai.com 收录


独立思考最难得,赞赏支持是美德!(微信扫描下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