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内经人体解剖学
黄帝内经提出解剖学,黄帝内经来源于解剖,黄帝内经关于解剖的记录,黄帝内经经络死后解剖知道的
海云青飞 https://tuenhai.com 2018-11-14
《黄帝内经》的一些人体数据可能来自官方支持下的人体解剖
tuenhai.com:黄帝内经原作者是谁,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皇帝的依据是什么,现在到了揭开谜底的时候了
据《汉书·王莽传》:新莽天凤三年(公元16年)进行了一次特别的人体解剖、测量活动:
翟义党王孙庆捕得,莽使太医、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,量度五脏,以竹筳导其脉,知所终始,云可以治病
不但在当时条件下进行了高水平的解剖,还进行了仔细的测量和记录,这么做的目的也说得很明确,可以用于医学治病。既然会用于医学,那么很大概率会记载在医书里,会记载在什么医书里呢
《黄帝内经·灵·经水》又说了,身体内外的各种数据,包括经脉长度都是可以经过测量得知的:
若夫八尺之士,皮肉在此,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,其死可解剖而视之,其藏之坚脆,府之大小,谷之多少,脉之长短,血之清浊,气之多劣,十二经之多血少气,与其少血多气,与其皆多血气,与其皆少血气,皆有大数
一些骗子大讲特讲《黄帝内经》如何神奇、神圣,就差可以用来发射卫星了,却看不懂这段话的意思。他们不知道,按照2000年前的伦理观念,解剖人体这种事情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,就算是现在,谁会愿意提供自己长辈的遗体供人解剖研究呢,如果现代人是一百个不愿意,那么2000年前的古人是一万个不愿意了
这就提示了,黄帝内经说的人体测量可能是在官方支持下完成的
古代如果有民科想要自己解剖、研究人体,一是社会环境不允许,二是即使冒着极大风险偷尸体来测量,有多少意义呢,在那时,没有网络,没有自媒体,民科想要写书留传后世的机会十分渺茫
《黄帝内经·灵·经脉》对经脉的描述十分详细,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?不是来自有些人臆想的内视内证,而是来自官方支持的人体解剖测量。黄帝内经作者自己都说了,看不见,看不懂,有的人还说什么特异功能内视,真是无知无畏
《黄帝内经》的原始作者可能有官方背景
tuenhai.com 海云青飞 这里说的《黄帝内经》的原作者、创作者,指的是汇编、整理者。《黄帝内经》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人闭关十年独自写出来的。如果你看到有人说,《黄帝内经》是一个人凭一己之力(无论是神人还是圣人)写的,那么赶快离开这个睁眼说瞎话的可怜人吧
如果你能站在2000年前的时代背景思考问题,那么你也会得出和 tuenhai.com 海云青飞 一样的结论,《黄帝内经》最原始的整理者可能是官方背景的人。原因很简单,非官方背景的人很难汇集天下医书,何谈根据现有的医书汇编、整理成《黄帝内经》呢
结合王力微的研究,大致得出以下的判断:
-
在公元前26年以前,《黄帝内经》不可能是一本现成的书
-
《黄帝内经》的原始作者可能是官方指定负责校方技的李柱国
-
《黄帝内经》主要是各种搜集来的医书的校订、汇编、整理而来,包含了整理者的一些心得也是正常的,但不多
-
古本《黄帝内经》作者创作的时间。开编于公元前26年,在公元16年还有补充算是完成的时间
揭开《黄帝内经》的神秘面纱(13)
作者:王力微
(第一篇:《黄帝内经》成书时间和作者考证)
(五、《黄帝内经》的编撰过程)
(2.秦汉时期一些主要著作的成书情况)
5).《黄帝内经》的成书
《黄帝内经》里没有叙录,根据历史记载,和书里的时代印迹,仍可以把它的成编过程大致的轮廓复原出来
公元前26年以来,天下的书籍集中到了皇宫,首先是要存放、初读、分类,再按类别各行其事。李柱国校方技,只说医书吧,就很不少,从马王堆3号墓的出土文物和淳于意所列举的书来看,就很多。《黄帝内经》里也记载和引用了至少22种书。这些书,在《汉书·艺文志》里,一本都不见了,怎么回事?在《汉书·艺文志》里,记载的医书、方书,整整齐齐,归纳得非常有条理,没有重复,也没有注本,一个注本都没有,又是怎么回事?一本长期广泛流传的权威著作,会没有注本吗?为什么唐代以后,尤其是宋代林亿校本以官方名义颁行天下以后,注本犹如蜂起,又盛行起来了呢?这都是《黄帝内经》成书于战国以前,并很通行论者所无法解释的
李柱国面对繁杂、零乱、内容或重复,或矛盾,记叙或祥、或略的医书,可以只除去重复,校对错字,然后杀青、誊写,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,不需要花很多时间。但这样的校书法,在《汉书·艺文志》里没有反映,因为里面没有杂书
第二种方法,就是根据资料,给以归纳整理,像《吕氏春秋》、《淮南子》、《新序》、《说苑》一样,在众多资料的基础上,去重复,纠错字,统一体例,分门别类,编成医家7部,方家11部,此外,还有房中之类,是否为李柱国一人所编,就不得而知了。但他是方技书的总主编,最后的定稿,由他把关,应该是没有疑问的。刘向一人校了那么多书,其他人校了多少,都有记载说明。个人估计,因为当时的书又笨又沉,有一些助手帮助搬运、翻检、抄写,是完全可能的。校书,实称校雠,就是对两本内容相同的书,一人唱念,另一人核对,像仇家一样,认真挑刺,不容有丝毫马虎。刘向们就是这样校书的,有明确记载
面对众多重复、体例不一、长短不一、良莠不一的书,李柱国会怎么办?完全重复的好办,内容相近,却又不完全一样的,比较难办,比较好的办法是:全部收录,各存其异,这就是《黄帝内经》里为什么有多篇近似,或互有矛盾的原因所在
两说并存,马王堆两种《脉书》的同时存在,也可以说明,这是不能确定哪个更正确时的通行做法。后来的书,这样做的也很多,比如明初编的《普济方》,也是几说并存。就是现在,学术会议的论文汇编,也是这样做的,只是要尊重原作,不能为统一体例,随便改动
在体例上,李柱国做了问答式的统一,《黄帝内经》本身的内容可以为证
会不会有《黄帝内经》是天下献来的一本现成的书?决无可能。原因在前面已说过,医书的传递,是十分诡秘的,非其人不传,是明规则。阳庆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传,对公孙光也不传,都是在快要离开人世时,才传给自己长期看好的人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是有钱有势,也不可能得到基本上是天下所有的医书,更谈不上聚在一起,讨论医学,编成一本书。李醯对扁鹊的态度、作法,很可以说明一些问题。技不如人,就把人杀死,这是为什么?如果当时医术昌明,扁鹊用得着往来穿梭,到各国行医?后来的淳于意为何说众医的诊断错误?齐文王为何死了,还不知是为什么死的?是他们请不起医生?淳于意代表了当时医术的最高水平,否则,不会因为他不给认为是不治之症者看病,因而惹上冤家被告发,险些砍去双脚
医书和医术的传递情况,在《黄帝内经》里也有多处明确的记载,这可认为是当时多个医家的共识:
-
(1).传授方法:
-
①口头传授。《灵·口问》:“九针之经,……此先师之口传也。”公孙光对淳于意也是口头传授,可以互相印证
-
② 临场传授。《灵·逆顺肥瘦》:“以言导之,切而验之。”就是在临场治病时,把着手教。诊脉,不这样教肯定是不行的
-
③ 传医书
-
-
(2).传授原则:
-
① 封闭式:即只传给认为可以传授的人
《灵·官能》:“得其人乃传,非其人勿言。何以知其可传?黄帝说:各得其人,任人其能,故能明其事。”说明书是不能随便给人看,或传给什么人的。长桑君、阳庆就是这样传的
《素·金匱真言论篇》:“非其人勿教,非其真勿授,是谓得道。”
《素·气变交大论篇》:“得其人不教,是谓失道;传非其人,慢泄天宝。”
长桑君、阳庆都持这样的态度
《灵·病传》:“生神之理,可著于竹帛,不可传于子孙。” 阳庆就是这样做的
《灵·阳阴二十五人》:“得其人弗教,是谓重失;得而泄之,天将厌之。余愿得而明之,金匱藏之,不敢扬之。” 长桑君、阳庆都是这样做的
-
② 开放式:
《素·八正神明论篇》:“通于无穷者,可以传于后世也。”这是指那些比较一直的看法,可以公开传授。如:五脏、脉络等内容,就比较一致
《素。著至教论篇》:
“医道论篇,可传后世,可以为宝。”
这和前面的看法想矛盾,应该是一种看法,持这样看法的,可以传人;持不同看法的,可以不传,谁也不能强迫谁
-
-
(3).得到医书,是件很神圣的事:
《素·灵兰秘典论篇》:“精光之道,大圣之业,而宣明大道,非斋戒择吉日,不敢受也。黄帝乃择吉日良兆,而藏灵兰之室,以传宝焉。”
如此宝贵,能随便示人,甚至互相讨论吗?
根据以上的传授方法,任何凡人,想征集到全国的医书,是完全不可能的。没有资料,也就编不成大部头的《黄帝内经》。就是诸侯王也没这个本事,他们能得到零碎的篇章,就算不错了。再说,在列王中,只有刘安儒雅,其他全是些声色犬马之徒,贪图享乐犹恐不及,哪里来的雅兴编书?如果编了,为什么不炫耀一下?
---;
揭开《黄帝内经》的神秘面纱(14)
(第一篇:《黄帝内经》成书时间和作者考证)
(五、《黄帝内经》的编撰过程)
(2.秦汉时期一些主要著作的成书情况)
6).皇帝征书
既然医书的传授诡秘,不能随便示人,皇帝征书,能征得上来吗?应该说:肯定能,绝对能
自从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,汉武帝采纳,并大力推行以来,天人感应到元帝朝,就已是主流思想,董仲舒、刘向、刘歆父子,不仅笃信,而且用来解释所出现的日月食、水、火等各种灾异,并保留在《汉书·五行志》里
天人感应之所以受汉武帝欣赏,是因为它首先说“君权神受”,皇帝是上天之子,是代天行事的,君为臣纲,普天之下,都必须服从皇帝,否则会受到上天的惩罚。古人迷信,对此深信不疑。就是有个别人不信,既成不了气候,也成不了主流思想,那些信的,该怎么办,还是怎么办。所以,服从皇帝的命令,响应他的号召,是天经地义的事,很少有人会抗旨不遵。因为谁藏有医书,你可以不传人,但总是有人知道。阳庆藏有医书,虽然不给人治病,还是有公孙光和其他人知道。“非其人不传”,谁敢说皇帝是“非其人”?说“圣明”还来不及呢!就是个别人既有医书,又保密得谁也不知道,也不献,这样的情况不能排除,个别的情况影响不了全局,无伤大雅,不很影响《黄帝内经》的成书。从全国范围来说,可以说收集到相当多的医书,《黄帝内经》的内容本身,也足可以说明这一问题
7).《黄帝内经》里,有没有李柱国的作品?
应该说,有,其可能性还非常之大
就是他汇编天下医书为《黄帝内经》,谁也没限制他不能把自己的作品包括进去。况且,在公元16年,发生了一件与医学大有关系的事件
据《汉书。王莽传》:新莽天凤三年(公元16年),
“翟义党王孙庆捕得,莽使太医、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,量度五脏,以竹筳导其脉,知所终始,云可以治病。”
王孙庆何许人?他本是一个山东大汉,通兵法,有勇略。汉平帝元始五年十二月(公元6年1月),王莽毒死平帝,自称摄皇帝,是实际上的皇帝。翟义是成帝元延年间丞相翟方进之子,时任东郡太守,对王莽的作为十分厌恶,于王莽居摄二年(公元7年)和东捃都尉刘宇等人共同起兵讨伐王莽。当时,王孙庆正应招去京师,翟义诈称他犯了罪,把王孙庆捉了回来,实际上是要和他共同讨伐王莽。一时间,他们的兵力发展到10万余人。王莽对此十分害怕,派重兵镇压,同年十月,翟义兵败被杀,王孙庆逃脱。直到天凤三年(公元16年),才被抓获
尚方,宫廷中掌管兵器打造和保管皇室刀剑兵器的人。有他在场,可以随时提供合用的刀具
巧屠,不是一般的刽子手,只要把脑袋砍下来了事,或者只知道折磨受刑者,不知道仔细切割
太医,对宫廷医生的尊称。问题是,这位太医是谁?没有记载,只能推测
王莽篡位后,对刘歆很器重,拜为国师,是四辅之一,地位极高。刘歆不仅通经史,对天文、历法、方技也很有造诣。李柱国校方技,校好了要交给他这个总主编,所以他们之间会有交往,探讨方技、医术也说不定。此时,校书是否完成了?没有记载。就算完成了,李柱国校了那么多医书,会不会有验证一下人体脏腑经脉数据的冲动?会有,而且会很强烈。长期专注于某事,往往会痴迷其中,可以废寝忘食,牺牲其它,把心存疑问的问题弄个水落石出,是他最大的愿望,可以不顾一切地去追求,和对某事成瘾差不多。一旦把问题弄清,会有常人所体会不到的快感和欢娱。有此经历的,不难理解这一点。不仅李柱国会有,甚至刘歆、王莽也会有。殷纣王不是曾经因为好奇,也因为拒谏,曾对他的叔父比干剖心看窍吗?(《史记·殷本纪》)
如果李柱国有这样的愿望,刘歆也有,在逮到王孙庆的时候,李柱国、刘歆都有机会向王莽提出解剖他的要求。王莽也出奇地迷信天人感应,也重视学问,很容易得到批准。当时的伦理观念,不准解剖人体。汉朝的刑法较宽,文景以后,对罪犯,废除了割鼻、断舌一类的酷刑,连株连三族都废除了,更没有凌迟、五马分尸的刑法。元帝朝更为宽厚。(参见《汉书·刑法志》)王莽是打着天人感应、顺应祥瑞的旗号上台的,当然要做出顺天应人的姿态,不会乱施刑罚。王莽杀王孙庆,虽然是对付政敌,表面上还是要讲仁义的。作此决定,实属破例、特许,是以治病为目的,强调这个理由,也说明这不是常规手段
对王孙庆,是先杀死再解剖,还是活体解剖?我个人认为,应该是先杀死再解剖。因为他们的目的,并不是让受刑者更痛苦,如果以增加痛苦为目的,可以用凌迟、车裂之类,而这些刑罚,在当时并不通行。他们的目的是取得人体数据,所以,会把人先弄死,免得挣扎,破坏人体数据。也显示不特别残酷,少招物议
《黄帝内经》里,有一段话与此暗合。《灵·经水》:
“若夫八尺之士,皮肉在此,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,其死可解剖而视之,其藏之坚脆,府之大小,谷之多少,脉之长短,血之清浊,气之多劣,十二经之多血少气,与其少血多气,与其皆多血气,与其皆少血气,皆有大数”
这篇文字比较浅显,比较起来,像较晚的作品,这段文字,极可能就是这次解剖事件的记述。此处所说的八尺之士,是写文章的约数。《灵·骨度》记载的七尺五寸,是测量的准确结果
在此之前,什么时候以医学为目的,解剖、测量过人体?在《史记。扁鹊列传》里,虽然也有刳肠胃,抉脑髓的描述,但那个时候的解剖水平,要原始得多。可以认为,马王堆的《脉书》是在解剖的基础上写的,比《灵·经脉》要简单多了。《灵·经脉》里对各经脉的描述,是空前的,就是《黄帝内经》里其它任何篇目里对经脉的描述,也不能与之相比。这样的认识,是从哪里来的?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也不是什么人凭空想象出来的,人家说得明明白白,是解剖人体所得的数据
《灵·骨度》对人体表面数据的描述:身高7尺5寸=1.73m (新朝1尺 = 0.231m)[17]胸围4尺5寸=1.04m,腰围4尺2寸=0.97m……。这显然是个很健壮的人,并不是多人测量的平均值。王孙庆有勇略,一个有勇略的人不至于羸弱吧?所以,上述数据很符合王孙庆的身份。李柱国指导巧屠如何解剖,并详细观察记录
可以推断,《灵·经脉》、《灵·经水》、《灵·骨度》、《灵·脉度》、《灵·胃肠》、《灵·平人绝谷》这些篇目,都是对这次解剖事件所取得数据的记录。要不然,他们用竹筳导其脉,知所终始干什么?他们测量了不记录,记录了不写进当时他们的沥血之作,为什么要费那样的干戈?
根据罗竹风主编:《汉语大词典》附录里的资料,新莽时期的度量衡折算为:
1丈 = 10尺
1尺 = 0.231米
1斤 = 16两 = 238克
1两 = 14.875克
身高7尺5寸 = 1.73米
头围2尺6寸 = 0.60米
胸围 4尺5寸 = 1.04米
腰围4尺2寸 = 0.97米
从颅顶到颈,0.28米
从额发缘到腮,0.23米
从喉结到锁骨上窝,0.09米
这显然是个前额较长,胸腰围较宽,身体壮实的男性,很可能就是测量王孙庆的数据。《灵·经水》里说:“其可为度量者,取其中度也,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。若失度之人,癌瘦而形肉脱者,恶可以度量制乎?”就是说,所度量的人,不可以太消瘦,所记载的数据,显然符合这个条件
其他测量数据归纳如下:
舌长:16cm,重:148.75g
咽门重:148.75g
食管长:37cm
胃长:60cm,周长:35cm,径:11.6cm
小肠周径:5.8cm,长:7.39m
回肠周径:9cm,长:4.85m
大肠周径:18cm,长:64.7cm
从胃到肛门长:13.96m
从这些数据看来,舌、咽的数据基本符合实际,胃肠的数据大了一些,可能是测量时做了牵拉。尤其是用竹签测量,牵拉是不可避免的。大肠的数据,又太小了,估计是书写或传抄的笔误。传抄的过程中,只看书本,不再做实际验证,以讹传讹是必经常会出现的
如果说体表可以测量活人,对脏腑和经脉的测量,就必须要死而解剖视之、量之了。没有巧屠、合用的刀具、医者的指导和记录,普通的杀人是不可能测出具体有意义的数据的。在《灵·胃肠》、《灵·平人绝谷》里记录了同样的胃肠的位置和测量结果,胃肠的位置和解剖关系,很合乎人体实际。说小肠(以系膜)附着在脊柱左侧,回肠的屈曲特别多,实际情况正是如此,肠系膜的确是从左向右。大肠和回肠相接,由右向左弯曲
在《灵·脉度》里,记载了六阴、六阳和督、任、跷脉的长度。没有记录12脉的具体数字,是可以理解的。在长期没有解剖的情况下,一次解剖,能指望有多准确?就是经脉的数量,亦恐有凑数之嫌,是从天人感应逆向推导出来的,所以,能准确测几根就算不错了。详细情况,留在考证经络实质的文章里讨论
还有一个问题,那位太医,一定是李柱国吗?当然没有直接的证据。但是,可以推测有没有这个可能性
公元前26 年,刘歆的年龄不超过24岁,已经是满腹经纶了。设李柱国也是这个年龄,或稍大一些,30岁吧,到公元16年,也不过66—72岁。也不能排除比刘歆小一些的可能,比方说20岁左右。这个年龄在宫中任职,是完全可以的。刘歆是在公元23年因参与劫持王莽,事情泄露而自杀的,说明在那时,他的身体还很不错,此时肯定73岁左右了,所以,李柱国活到这个时候的可能性是很大的,不能排除。那位太医就是他,绝对不能排除。不能排除,就有可能性
退一步说,此时李柱国死了,那位太医是别人,并不防碍把解剖结果写成文章,放在《黄帝内经》里。但《汉书·艺文志》没有这样的记载:“李柱国卒,某某继其事。”这样的话。刘向卒,歆领其事,是有确切记载的,而记载的人,正是刘歆
为什么《汉书·王莽传》里没记太医的名字?我个人认为,班固写《汉书》,所根据的材料很多。材料来源不同,记录的人不同,详略也会不同。如果原来就没记,班固又如何能给加上去?《史记》那样严谨的作品,仍有互相矛盾的地方。如:子婴是秦皇的什么人?在《始皇本纪》里,说是二世之兄子,在《李斯列传》里,说是始皇弟。又《周本纪》从后稷到文王时间的世系,最少脱漏了20代。因为其间经历了夏、商两个朝代,1千多年,却父子相沿,仅15代,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。当然,也可能不是司马迁的错,《史记》也经历过一些篇章的亡失,安知不是被传抄错、抄漏了?
总而言之,统而言之,在公元前26年以前,《黄帝内经》不可能是一本现成的书,是李柱国整理编次的结果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所列的医书、方家书,房中书等,都是经他整理的成果,否则数量不会那样少,书是那样整齐,一个注本也没有。据此,可以确定,《黄帝内经》开编于公元前26年,在公元16年还有补充算是完成的时间吧,这是指古本《黄帝内经》。现在流行的《黄帝内经》,经过数次校注,重新编次,亡失了一些,又添加了一些,另当别论
8).《黄帝内经》的质量
《黄帝内经》各篇的内容,保存了原始资料的原貌,只是在体例上做了统一,一律改为对话体
李柱国的工作,不止编次一本《黄帝内经》,其他的医书、《汉书·艺文志》方书都是他归类出来的。工作量如此之大,而当时征来的书又庞杂、笨拙(指竹简)无比,产生一些疏漏,是难免的,不应苛求
独立思考最难得,赞赏支持是美德!(微信扫描下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