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,剩下三小时是用来沉思的,傅斯年

从“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”说开来

2010-01-11 王教授京且 - https://tuenhai.com 整理

“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,剩下三小时是用来沉思的”。这话可是傅斯年先生早年所说的。他的意思是把一天当作二十一小时,留下三小时,让自己去思考。学思结合,不无道理

傅斯年先生〔1896-1950〕,字孟真,山东聊城人,祖籍江西永丰。“五四”运动学生领袖之一,后来的历史学家、国学大师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。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、国立台湾大学校长

他所提出的“上穷碧落下黄泉,动手动脚找东西”的做学问原则对学界影响极其深远。找什么东西?就是找证据、找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!

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,因而不强调主客观二分,比较重视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,对认识的主观方面作了更多的分析,重视内省、直觉、思维加工和认识的飞跃。孔子说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很早就明确提出了对学习内容的思维加工问题,后来的诸子亦然,是古人的一种学习方法

海云青飞评:为什么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,因而不强调主客观二分,根本原因是几千年一贯的中央集权太厉害了,把人管的死死的,不让人自由思考

傅先生承继了先人们的古训,如出一辙。但他所处的时代已经与古人大不相同,开始有了主客观二分。有了科学实验方法,有了知识分子的“独立之思考,自由之精神”。他经过慎密地思考之后,找证据找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,于1934年先后写下了《所谓“国医”》、《再论所谓“国医”〔上、下〕》和《关于“国医”问题的讨论》等文,在学界展开中医、西医之争,坚决反对中医。并说,“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,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。盼望一切不甘居馄饨的人,有是非之心的人,在这个地方不取模棱的态度”

其实,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,不可偏废。只学不思就会变成书呆子;只思不学就会变成空想妄想。一味的读书,而不思考,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,就会为书本所累,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,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也。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,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,也只能是流于空想妄想,问题不会得到解决,也就只会产生更多的疑惑。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,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

而如今的社会可不仅仅是在于有真学真知,而在于把真学真知变成真行真做。学以致用,所谓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努力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

我原以为如今的大学生比我们那个时代要强,因为大环境改变,各方面的条件都好多了。解放思想、改革开放;发展是硬道理;先进文化的代表;科学发展观等等思想观念应有尽有,不断发展。在中西文化比较之中学习,自然会产生诸多问题和撞击出火花来,其实不然!

我们那个时代,学生以学为主,不得思,思不得,即便有人敢于独立思考也只是私底下里的苦思冥想,还整天提着心吊着胆儿!可如今的大学生们却是得不思,是得思而不思!

为何?像中医学院的学生究其原因不外有四:首先是时间不允许。药性赋、汤头歌、内经原文要背;人体解剖学、组组织胚胎学要背;英语、古汉语要背;自然辩证法要背;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……都要背。古今中外都得学得背,哪有时间来思,学生早已成了电脑中的内存卡了!其次是烦人的就业问题。只要门门功课考个优秀,成绩优秀报告单在手,就业准比成绩差的强,考上公务员更是了不得,思有何用?三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。市场经济大潮之中,急功近利,全身心地做学问,投入对科学真理的追求,能够“板凳坐得十年冷,文章不做半句空”的人!又有几个?四是以学习继承为主。纸上写的,书上记的,先生说的,大抵都不会错,思之过多反而会添乱,滋生出许许多多猜疑来,而最终会被斥为数典忘祖的掘墓人。因而一学足矣,不必思也不用多思

我的一位学生,后来成了单位领导。一次到上级领导家谈事,领导家人说腹胀、嗳气、反酸,想不到学生脱口而出:香砂六君丸!我是知道他的,毕业之后从没上过临床,一直从事行政管理工作。我在一旁真不知说些什么好,不禁为之深感汗颜

又有一位南方某中医药大学的所谓中医硕士,后来考了个在职“漏嘢”愽士什么的。在学校大院放话说他能治好“糖尿病”,连有病的老太婆们都知道他是在吹牛!听说是有昏迷病人也是脱口而出:安宫牛黄丸主之!犹如速成识字班的学生识字,按步就班,对号入座

其实,就连西医卫校毕业的中专学生,都会先询问病人病发情况、原有基础疾病、各项检查结果,首诊医生的意见,然后才会开口。先别说现代医学的客观的检查,单凭中医的所谓四诊八纲、望闻问切、阳阴表里寒热虚实、辨证论治也都得先弄个清楚明白。却不加思索,全凭感觉,信口开河,处方给药。如此临床思维,实属低能。可见如今中医教育堪忧,中医之事业更是令人忧患!

思考,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显著标志,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发展或是为社会的发展而思考,人类社会的万般精彩,何时离得开思想,人总得有思想地活着

然而,在红尘滚滚的人世间,事业、名利、学习、生活,精彩纷呈,每一个人从中都有自己的追求,却往往少了对思想的追求。人一旦拒绝了思想,思想便会毫不留恋地离你而去。而人一旦失去了思想,也就失去了人最为珍贵的东西,人所创造的财富、以及人之本身,都会失去一份内涵、一份灵气

不论古代的也好,现代的也好,通过科学实践检验和逻辑思维检验,正确的就信,不正确的就不信,不仅不信而且还要批评。医生若失去了科学思想,慎密的临床思维,信口开河,随心所欲,就是不负责任,草菅人命!望而知之,甚至不望而知,只有中国古圣先贤、神仙般的英雄人物才能做到,凡夫俗子难矣!

最近,温家宝总理也提出:“一所好的大学,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,这就是独立的思考、自由的表达。千人一面、千篇一律,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。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”。而大学,正应该是培养人如此思考的地方。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功利化、庸俗化,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有高贵之心

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先生逝世之后葬在台湾大学校园内。学校行政大楼的对面架设有一口“傅钟”,上下课都会响二十一声,以告示后人,不仅要学习,也要留点时间去思考。〔京且〕


独立思考最难得,赞赏支持是美德!(微信扫描下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