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的研究方法是什么?挑西瓜?

从“挑西瓜的故事”说起

2010-09-29 王教授京且 - https://tuenhai.com 整理

“举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挑西瓜的例子。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:在买西瓜的时候,面对一大堆西瓜,如何选出一个好的?有两类办法:

  • 一是把它切开,看一看,尝一尝,判断会准确。这就是解剖、分析、还原的方法,其优点是容易借助工具,结论准确;缺点是一旦切开,西瓜就不再处于本来的状态,有些东西已丢掉,至少切开后就不能再复原,空气和微生物进去了,切开的西瓜很快就会坏掉。因此,很多人不愿意用切开的方法

  • 二是有人不用切开西瓜,根据经验,有办法同样可以判断西瓜的好坏。他们知道,西瓜是一个整体,其各个部分之间都有紧密联系。因此,只要仔细观察外部的信息,如用手掂掂重量,拍拍声音,看看颜色和瓜蒂形状,等等,就可以知道好坏。这就是‘整体观’的方法。中国传统文化,包括中医强调‘天人合一’和事物的‘整体性,用的就是这类方法。”

这是年青的中医教师们经常用以解释中医“整体观”所举的例子。后来有所谓专家、教授加了个什么“黑箱理论”,并联系到“系统论”、“全息论”、“人天观”什么的,似乎更时髦了。笔者也曾听说过,只是心里犯嘀咕口里不好说。其实,中国古人聪明得很,只需看看《灵枢·经水篇》、《灵枢·胃肠篇》等等经典的记载,就知道古代先人们早就把这“人体黑箱”打开过了,同時几乎天天在打开猪、牛、羊以及能站立起来的猴、猿、猩猩等等动物的“黑箱”。通过“感觉”加“类比”的认知方法去认识人体所谓“脏腑”、“经络”的概念、“气化功能”、“相互联系”和“运行路径”乃至“形态实质”,只是观察过于粗糙,信息釆集简单,判断只凭经验,假说缺少验证,更没现代医学那么精细、科学罢了!

从“挑西瓜的故事”说起-2

近日,媒体上报道北京某姓曲姓黎的什么中医教授、专家在答媒体记者问时也是这样说的,他说中医看病用的就是这种“挑西瓜的方法”。中医的专家、学者实在太多,可惜,有真知灼见、能解决问题的确实太少!

想来,西瓜呀西瓜,西来之瓜也,据载是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远征时将它传到印度,十世纪左右传到中国。如果面对那第一个在中国土地上长成的西瓜,我们的老祖宗有办法不把它切开,“用手掂掂重量,拍拍声音,看看颜色和瓜蒂形状”就能知道它好不好、甜不甜吗?如果现在从外边再引进一个新品种,例如泰国有一种西瓜长得就与中国的外貌不同,皮十分坚硬;又如日本有一种西瓜为运输方便而改良成四方形,色黄皮厚且不说,声音传导也不同,你还能用这种“整体观”的方法,不切开就知其好坏知其味道?

谁都晓得这是不可能的事!事情很简单,是先有把西瓜切开的事,然后才有“用手掂掂重量,拍拍声音,看看颜色和瓜蒂形状”的“整体观”方法,而且是经过千百万人反复无数次“切开——观察——掂掂重量,拍拍声音——再切开——再观察”的反复对比检验而得出的。世理相通,挑西瓜与任何科学研究都遵循一样的认知方法和规律。“解剖——分析——还原”,“观察——假说——验证”的科学实验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。解剖分析研究必须先行,至少也得同步进行,整体研究才会成功。整体研究的大门,往往要用解剖分析研究这把钥匙去打开

看来,如曲专家黎专家所说,中医至今还没有“开过西瓜”,可能连开瓜的“刀”都还没有找着,那么,它的“整体观”方法怎么能可靠呢!

在“挑西瓜的故事”之中,即便是老手也难免岀错,会挑岀个“东瓜”来!因为这只是“经验”,何况每个人的感觉、听觉、视觉、手感乃至个人经历、阅历、体验大不相同,都会有很大的差异。完全是没有把握,撞大运,测不准的事儿,谈何容易


独立思考最难得,赞赏支持是美德!(微信扫描下图)

迷路了,百度搜索 海云青飞 官方网站 就可以随时找到回家的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