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阳波与河图络书、河络之学

2010-05-22 王教授京且 - https://tuenhai.com 整理

阳波看病可从没见其号过脉,令人匪夷所思。揣摩着他是将《难经》那“神、圣、工、巧”排了名次。但他对日本人的“知热感度测定”、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、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运气七篇》却情有独钟。尤其是对《运气七篇》其中每一句话都用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之“数”编了码,用心良苦,可见一斑

所谓“河洛之学”,是指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而言,是宋人附会前人注《易》,而发明出来的《易》图。自宋至清,绵延八百多年之久,人们相互附会、发明创造,愈演愈烈。据说到了后来,《易》图达数千种之多。形成了宋、元、明、清四代人的新一学派,被后世称之谓“河洛之学”或“图书之学”

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之名,出自《系辞》“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”一语。先秦确有“河图”之说,《尚书·顾命篇》有“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”,《论语》中也有“风鸟不至,河不出图。”

但这“河图”到底是什么样子,却从来没人谈及。《系辞》虽说圣人作《易》则之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,但历来讲、注《易》的学者之中,从西汉到东汉,由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代都没有言及,或只是泛泛而谈,一语带过。只有郑玄在注《系辞》时,称“河图”有九篇,“洛书”有六篇。依郑玄所注,则其内容,应当有文字所述,并非仅是《易》图。且郑玄此说,人们恐其源自汉代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“纬书”,自然不可信以为据

据传宋太平兴国年间,是由道士陈抟老祖,将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、“先天图”等等奇妙复杂的图形传出。至于陈抟老祖得之于何人,已无法考证。此后才为一般读书人所知道。从陈抟老祖所传,到周敦颐后来又据穆修所传“太极图”而撰《太极图说》,都是附会《易》义以成其说,所以“河洛之学”,实为宋时而非汉时从道家的道士们那里所传出来

后来,朱熹撰《周易本义》,又将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并“伏羲八卦次序”、“伏羲八卦方位”、“伏羲六十四卦次序”、“伏羲六十四卦方位”、“文王八卦次序”、“文王八卦方位”、“文王六十四卦卦变”等共九图列入其中

由于得到朱熹的肯定,后人虽有知其非者,碍于朱的权威和地位,也无人敢于点破说白。以至于后人凡解《易》之作,卷首必先列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等图,似乎其已成为《周易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甚至有人认为《周易》是据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而出,而不是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据《周易》而来了!

阳波基本上是持此观点,估摸其后来之所以提出从“宇宙社会观”发展到“宇宙生物观”、“阳阴术数构系”以及“易经象辞密码系统及其泛理论工程”的学术思想观点,并认为“中医学就是一门地道的时相医学”的见解,都是基于这些认识。是建立在《黄帝内经》的“阳阴五行”、“五运六气”以及“河洛之学”或“图书之学”等古代学术、学说的基础之上

阳波曾多次十分感慨地说道,以往人们读《黄帝内经》,尤其是《运气七篇》,总是将“阳阴五行”、“五运六气”与“河洛之学”或“图书之学”各自孤立看待,没能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,将其紧密结合起来,综合运用,让它们活起来,用起来。我们做到了,犹如黑屋之中,捅出了个小洞,透出了一线光亮!按阳波的理解,只要知道年庚八字,主运、主气、客运、客气、司天、在泉、主客相得、客主加临等等情况以及阳阴五行的类比都会推导出未来的发展变化。人一生的运程、气程乃至病程都会了如指掌,甚至什么人来年会得什么病,所用药物的性味是什么,医生该做些什么准备都会一清二楚。是“六十年前早知道”、“六十年后一轮回”喔!

他还说,《伤寒论》诸多方剂中所选药物只是“举一反三”的范式性举例,真正起作用的可是药物的性味哦!所以《黄帝内经》甚少谈及具体药物,只谈选用药物的模式和原则,重在药物的性味,所以整部《黄帝内经》中仅有十三条处方而已。只要用药模式、原则、性味对了,具体选用哪味药物则医者各随自便了

弟子们后来为其所整理出版的《开启中医之门——运气学导论》一书中,所谓“时图”、“命图”、“运图”、“气图”、“病图”、“药图”“病症图”以及“药症图”等等,都是从“阳阴五行”、“五运六气”、“河洛之学”或“图书之学”的理论类推发展而来。是其焚膏继晷,埋首岐黄,潜心致力于医、易、道及传统文化经、史、子、集诸学探讨研究的成果

由此可见,阳波心目中的中医,除气功、特异功能之“神悟”外,似乎还应是以“象数理占”认知方法和“阳阴五行”、“五运六气”、“河洛之学”或“图书之学”等理论为依据的“宇宙生物观”、“阳阴术数构系”以及“易经象辞密码系统及其泛理论工程”等学术思想观点所形成的“时相医学”、“算法医学”,是在“算病”,而非“看病”了,犹如孟夫子所云“天下可运于掌”矣!〔京且〕


独立思考最难得,赞赏支持是美德!(微信扫描下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