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的原文和解释
女子七岁肾气盛翻译
《黄帝内经》要读活,不能读死,可悲可叹的现代《黄帝内经》“专家”
对于现代的《黄帝内经》“专家”, tuenhai.com 海云青飞 真是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
《黄帝内经·素·上古天真论》说到:
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;二七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;三七,肾气平均,故真牙生而长极;四七,筋骨坚,发长极,身体盛壮;五七,阳明脉衰,面始焦,发始堕;六七,三阳脉衰于上,面皆焦,发始白;七七,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
丈夫八岁,肾气实,发长齿更;二八,肾气盛,天癸至,精气溢泻,阳阴和,故能有子;三八,肾气平均,筋骨劲强,故真牙生而长极;四八,筋骨隆盛,肌肉满壮;五八,肾气衰,发堕齿槁;六八,阳气衰竭于上,面焦,发鬓颁白;七八,肝气衰,筋不能动,天癸竭,精少,肾脏衰,形体皆极;八八,则齿发去
对于2000年前的古人,有以上的对人体生理现象的观察分析,不失为伟大。现代技术飞速发展,对人体的生理发育规律的了解比上面的论述精确100倍也不止,直接把现代的知识拿来用就可以了,无耻的“专家”何必死死地缠住古人不放,错误地卖弄学问来误导《黄帝内经》学子呢,这分明是在把优秀传统文化往死里整的节奏
人肚子饿了,去吃馒头,专家说,且慢,且听我慢慢道来,女人吃馒头要遵从七的规律,男人吃馒头要遵从八的规律,接着专家从口袋里掏出又旧又脏的计算器算了起来……
还有比这更加迂腐的做法吗!无论是什么理论,都是为了解决问题,利用现代知识可以精确了解人体发育规律,这时就不需要用到《黄帝内经·素·上古天真论》里的论述了,而且《黄帝内经·素·上古天真论》里的女人七之数,男人八之数有强硬拼凑之嫌,对于古人我们就不去苛责了,这是时代局限造成的。对于现代人,为了卖弄学问而卖弄学问,完全不顾是否在误导学子,这是不可原谅的
tuenhai.com 海云青飞 在解读《相对论》里,并没有用阳字来替换动,也没有用阴字来代替静,更没有用五行理论去生搬硬套,但是我确实应用了整体观,整体观不是卖弄文字作秀就可以了,而是真正掌握它的本质
在《相对论》的世界里,动和静更加能够表达宇宙、生命的本质,宇宙一切在动,动是绝对的,静是相对的。一切物理化学、规律,一切生命现象离不开动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用动来代替阳,用静代替阴,用来作为二分法的基本概念更加合适。我用动静而不是阳阴,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,这就是活活用整体观的最好例子
恰恰相反,如果把阳阴、五行硬按到《相对论》头上,那么 tuenhai.com 海云青飞 才是变成和那些《黄帝内经》伪专家一样,只是懂得卖弄文字了
但愿广大《黄帝内经》学子能早日觉醒,这样伪专家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,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就能发扬光大,光照世界
揭开《黄帝内经》的神秘面纱(34)
作者:王力微
第二篇:天人感应、阳阴、五行
第二章 阳阴
一、强词夺理的附会
《素·上古天真论》:
“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;二七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;三七,肾气平均,故真牙生而长极;四七,筋骨坚,发长极,身体盛壮;五七,阳明脉衰,面始焦,发始堕;六七,三阳脉衰于上,面皆焦,发始白;七七,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
“丈夫八岁,肾气实,发长齿更;二八,肾气盛,天癸至,精气溢泻,阳阴和,故能有子;三八,肾气平均,筋骨劲强,故真牙生而长极;四八,筋骨隆盛,肌肉满壮;五八,肾气衰,发堕齿槁;六八,阳气衰竭于上,面焦,发鬓颁白;七八,肝气衰,筋不能动,天癸竭,精少,肾脏衰,形体皆极;八八,则齿发去。”
这段话,基本上符合男女发育成长的事实,是从观察而来的,这只是大致情况,具体到每个人,肯定有差异,我们也不苛求于古人,也不以现在变化的情况来苛求古人。此文本身也没讲七、八之数和阳阴有什么关系。后来的一些名家,为了包装、神秘化“圣经”,硬是把本来是并无特别数术含义的“七”、“八”硬往阳阴上附会的,以增加它的神秘色彩,自己又是唯一能正确解释神秘的人,从而神化自己
按照数术,奇数代表阳,偶数代表阴。可女子以七分段,男子以八分段,这又作何解释?难道女属阳,男属阴吗?不是。其中自有一番道理
王冰的注解是:
“老阳之数极于九,少阳之数次于七。女子为少阴之数,故为少阳偶之。”
男子自然是以少阴之数偶之了。不过,随着年龄的增大,少阴会变成老阴,少阳也会变成老阳,怎么办?王冰没有解释,是疏忽了,还是解释不出来?后人多说他解释不了,就略过去,林亿就这样说他,我看他是没法解释。其实,往阳阴上联系,本来就是多此一举,弄巧成拙
张介宾的解释是:
“男子属阳,合当阳数;女子属阴,合当阴数。而今女反合七,男反合八,何也?盖天地万物之道,惟阳阴二气而已。阳阴作合,原不相离,所以阳中必有阴,阴中必有阳,儒家谓之互根,道家谓之颠倒,皆所以发明此理也。”
“七为少阳之数,女本阴体而得阳数者,阴中有阳也。”
和王冰的注解比较,并无新义。这只能说,他是个更为彻底的阳阴家
现在,又有新的进展。请看下面一段妙文
“女七男八分段是怎样来的?来源于韩永贤定则。即七八不变六九变之七八五变,这里的不变指质不变而量仍在变,量变既按七八分段而变。无质变,即无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变化
“天圆为直径的三倍,可以数三表示天,但天极大,故三倍之,即以九表示天,在太极圈中太阳为阳中之阳,用数九,少阳逊于太阳,用数七。地方之周边为对角线之二倍(舍去小数),可以数二表示地,但地极广,故三倍之,即以六表示地。在太极图中,太阴为阴中之阴,用数六,少阴逊于太阴,用数八
“由七变九为阳变阳,质不变,仅为量变。由八变六为阴变阴,质不变,仅为量变
“对人来说,女为阴,数七为阴中之阳,表示着玄牝的作用,故女以七表示着生育能力。女以七分段,与女的发育事实相合,这证明阳阴学说的正确性。男为阳,数八为阳中之阴,表示着玄牝的作用,故男以八表示着生育能力,男以八分段,与男的发育事实相合,这也证明阳阴学说的正确性
“这里破译了女七男八分段,即来源于太极体的七八不变,亦即把人看作太极体,应用阳阴学说,导致女七男八的分段的生育特征
“为什么不用六九呢?因为六与九是太阴与太阳,不是阳始生之少阳,阴始生之少阴,只有少阳生于太阴中的圈点处,只有少阴生于太阳中之圈点处,圈点均为玄牝。”[9]
这段妙文,把圆周率、对角线都用上了,(假设是正方形,周长为4,则对角线为1.4142,它们的比是2.82845,能这样舍去小数吗?大概把读者都当成白痴了吧?自己凑不出一个恰当的数,还是怎么的,这难道不是自出洋相吗?如果把它进位为3,3虽阳数,乃阴中之阳也,复以阴数二倍之,得六,副地之阴数,岂不更强词夺理一些?不知此建议如何?)只可惜,根据何在?作者是学物理的,应该知道,天极大,和地极大决不能同日而语吧?用圆周率的约数,再三倍之,就能代表天之大吗?天际在哪里,现在观测到的半径有150亿光年(约1.5 X 10的25次方公里),君知之乎?而地之大,其半径只能用零点零几光秒来计量(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公里,极半径是6357公里,就算10的4次方公里吧),二者在数量级上差了10的21次方,也就是10万亿亿倍,用九和六代表天地,古人不知天高地厚,是可以理解的。一个现代学物理的也不知道,也搞神秘化,说作者不知天高地厚,不过分吧?
女七男八的分段,是从阳阴中逆向推导出来的,是服从韩永贤定则的。如果阳阴有这么神,只要深刻领会韩永贤定则,还能有解释不了的事吗?肯定也可以预知祸福,根据阳阴逆向推导嘛!你就应该能预报今年的雪灾,四川的地震,为什么不预报?难道是天机不可泄露?只可惜,作者还没有虽胡说也要读者深刻领会的本事,否则,韩氏之书(黄帝内经素问探源,中医古籍出版社),又是一本圣经了
其它荒唐之处,不必多打字了吧。如果由于我愚蠢,不能理解韩永贤的高深定则,则请能理解者有以教之,吾人感激不尽!
---;
《内经》中的肾气
作者:Brook
帝曰:人年老而无子者,材力尽邪?将天数然也?歧伯曰: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。二七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。三七,肾气平均,故真牙生而长极。四七,筋骨坚,发长极,身体盛壮,五七,阳明脉衰,面始焦,发始堕。六七,三阳脉衰于上,面皆焦,发始白。七七,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。丈夫八岁,肾气实,发长齿更。二八,肾气盛,天癸至,精气溢泻,阳阴和,故能有子。三八,肾气平均,筋骨劲强,故真牙生而长极。四八,筋骨隆盛,肌肉满壮。五八,肾气衰,发堕齿槁。六八,阳气衰竭于上,面焦,发鬓颁白。七八,肝气衰,筋不能动,天癸竭,精少,肾藏衰,形体皆极。八八,则齿发去。肾者主水,受五脏六府之精而藏之,故五藏盛,乃能泻。今五藏皆衰,筋骨解堕,天癸尽矣。故发鬓白,身体重,行步不正,而无子耳。(——素问·上古天真论)
[解释]
古人认为,人的生长发育与肾气关系最为密切,女子每增长七岁,男子每增长八岁,肾气便有明显的改变,人之形体发育及生殖机能都在发生变化。《素问。上古天真论》认为,女予七岁肾气盛,二七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经应时而行,才有生育能力。到了七七四十九岁,天癸枯竭,月经断绝,形体衰老,就不能生育了,男子八岁,肾气实,到了八八六十四岁,天癸枯竭,齿发脱落,形体衰老,丧失了生育能力。可见肾气是生长发育的根本,人之由小到少,由壮至老,形体的盛衰,都是肾气盛衰所决定的。(黄帝内经类析,内蒙古人民出版社,1986)
《内经》对人体性生理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,基本上符合古人的情况,人的生长发育衰老,的确和内分泌相关,说明这本书,是当时对人体生理变化情况的观察而描述的,没有神秘的东西,古人是老实人。2000年前有此观察描述,很不简单
古时候,没有数理统计,所以,这里的描述是大致的,并不表示人人如此。人和人之间,差异永远是存在的,这里没有反映出来,不能苛求于古人。非常明显的事实是,廉颇80多岁了,还精神抖擞,希望上战场杀敌,后汉末刘表的儿子刘琦,才20多岁,就形容衰枯,就病入膏肓,这样的差异,是普遍存在的,在此段描述中,没有反映出来。(之所以举不同时代的人,是因为他们为大家所熟知,任何时代,个体差异永远是存在的)
为什么古人认为肾藏精?因为精液的确是从尿道射出来的,尿也是从此处排出,在没有做精确解剖的情况下,有此错误认识,并不奇怪。古人不仅把生殖腺的功能归于肾,甚至把肾上腺的功能也归于肾,这不仅要解剖,必须有生理实验才能确切知道
现在,数理统计早就建立了,解剖、生理都可以做到很精细的水平,人的寿命长了,生理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可惜的是,在一些抱残守缺者眼里,古人的话,句句是经典,不能有一个字的变更和修订,不能理解,要在操作中加深曲解和附会。因为本身的描述就粗糙,只能曲解。把一切都附会在经典上,就是一个弘扬国粹的、尊师敬祖且会包装的伟大专家,就能得到升迁。虽然现在已经知道睾丸、卵巢、肾上腺,这些名词因为经典里没有,是万万不能加进去的,否则就失去了优势、特色,就是让“西医”吞并了“中医”。中医之肾不同于西医之肾就应需而生,每个人生有两种肾。奇怪的是,这样的妙论,竟没有人反驳。一个立论出来,或附和,或叫好,没有任何争鸣,这是正常的现象吗?
某大报有个栏目,叫“不吐不快”,无非是一些中医权威发牢骚,哀叹中医的日渐式微,怎么办呢?办一份专门报纸,让这些吐了才快的国宝天天、时时、分分、秒秒吐,彻底吐个痛快。这样一吐,医术肯定会大大地高明好几个层次,诊治效果肯定是神来病除,且能去根,永不复发。要是还不行,最好赏他一把尚方宝剑,只准自家吹牛,有病必须找他,无论其诊治水平、效果如何,哪怕把人治死了,也是该死,要是不经他治,肯定会死得更快、更痛苦,稍有微词就砍头勿赦。这样一定会大大地痛快了吧?
独立思考最难得,赞赏支持是美德!(微信扫描下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