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内经中的天人感应

海云青飞 https://tuenhai.com 2018-11-15

《黄帝内经》为什么会被神化

tuenhai.com: 稍微脑子有点清醒的人是不会相信《黄帝内经》是神人创作的,然而,现实中却有许多人对《黄帝内经》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这其中除了“专家”误导所作的“贡献”以外,还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吗

虽然 tuenhai.com 海云青飞 并不需要《黄帝内经》的帮助了,但是,《黄帝内经》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信仰,已经成了一个无法绕开的文化现象,有必要作一些探讨,这也是我点评《黄帝内经》的原因

为什么《黄帝内经》会被神化

  • 一些“专家”人为神化《黄帝内经》

  • 《黄帝内经》问世以后不断被修订、润色,文学性越来越强

    中文是表意字,每个字犹如一小幅画,优美的文字组合会带来强烈的文学美感。如果你是文艺小青年,喜欢古诗词,那么你可能会和 tuenhai.com 海云青飞 有共呜

    我在 《理性为什么能胜利》《你那个仓央嘉措是假的》 一章谈过类似的问题,为什么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喜欢谈论佛学,很大的原因是优美的中文是有魔力的,如果佛经的翻译只是考虑直译,不考虑文学性,那么多数的文人墨客会对其失去兴趣

    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篇》:

    太虚寥廓,肇基化元;万物资始,五运终天;布气真灵,揔统神元;九星玄朗,七曜周肇;曰阴曰阳,曰柔曰刚;幽显既往,寒暑弛张;生生化化,品物成章

    这段文是什么意思,有什么用处?其实并没有深奥的意思,也谈不上有什么用处,如果直译成白话文,很多人根本不感兴趣。不去翻译它,即使你不太懂在说什么,读起来也是别有一番意境在里面,这就是中文发挥的魔力

  • 《黄帝内经》从天人感应出发,构造了一个简约的、独特的解释世界的体系。这是一个优美的、有吸引力的体系

    东方青色,入通于肝,开窍于目,藏精于肝,其病发惊骇,其味酸,其类草木,其畜鸡,其谷麦,其应四时,上为岁星,是以春气在头也,其音角,其数八,是以知两之在筋也,其臭燥

    南方赤色,入通于心,开窍于耳,藏情于心,故病在五藏,其味苦,其类火,其畜羊,其谷黍,其应四时,上为荧惑星,是以知病之在脉也,共音徵,其数七,其臭焦

    ...

    小孩子很喜欢问为什么,这反映了人类对所处的宇宙有强烈的好奇心,然而,这个宇宙是很复杂的,有很多的问题,普通人终其一生都搞不明白。然后你去看上面的《黄帝内经》引文,多么的简约,只用阳阴、五行的概念,就可以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框起来,就可以用来解释万事万物

    如果《黄帝内经》构造的这个阳阴、五行解释系统是真的,那么连 tuenhai.com 海云青飞 也不得不为其简约、优美而动心

    很多人在初接触阳阴、五行解释系统时,会被其吸引、震慑,强烈的发自心底的对宇宙的好奇会使他倾向于相信这套体系是真的。如果你理解了此点,那么你就可能有些理解了《黄帝内经》为什么在许多国人心中有那么大的魔力

  • 中国人有隐晦的宗教倾向

    外部世界信仰上帝的人比较多,中国人信仰什么呢,有的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,这是不对的,中国人是有信仰的。中国人既不喜欢信仰上帝,也不喜欢信仰佛祖,中国人最喜欢崇拜的实际上是自己

    中国历史上常以天朝上国自居,自己居于中央,四周都是蛮夷之邦,我天朝上国是文明之邦,四周蛮夷必须向天朝臣服、朝贡。这是国家层面对自己的崇拜

    个人层面对自己的崇拜就稍微隐晦一些,是通过崇拜古代“圣人”,古代经典来间接地崇拜自己。《黄帝内经》若是神人黄帝所作,我们作为神人的子孙,自然是心情十分愉快

    中医如此,周易如此,传武如此,信仰者众多,都含有拔高古人来拔高自己的因素,tuenhai.com 海云青飞 称为“拜己教”

    崇拜自己是好是坏?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,没有纯粹的好,也没有完全的坏。崇拜自己,如果能够把握火候,那么可以增加民族自信心。如果不顾实际盲目崇拜,那么就会阻碍进步,不是吗,清末的时候,明知外部世界的发展超过了自己,还要强行继续以天朝上国自居,结果就是被历史强行赶下舞台

对待《黄帝内经》的态度

对于《黄帝内经》,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,更不可沉浸在古人的荣耀、光辉里不能自拔。古人的伟大,那毕竟是古人的,自己伟大才是真的伟大


揭开《黄帝内经》的神秘面纱(22)

作者:王力微

第二篇:天人感应、阳阴、五行

三、《黄帝内经》中的天人感应

《黄帝内经》中相当多的篇章,都渗透了天人感应思想,可以说,“天人感应”,是《内经》立论的基础。《黄帝内经》中的绝大多数理论,都是从天人感应中逆向推导出来的,如果否定了天人感应,《黄帝内经》的立论基础就不存在了,《黄帝内经》的理论,独特完整,也就独特完整在这里,所以,卫道士不能不誓死捍卫荒诞不经的“天人感应”,来混淆视听

对于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篇》一段文字,议者莫不赞扬有加:

“太虚寥廓,肇基化元;万物资始,五运终天;布气真灵,揔统神元;九星玄朗,七曜周肇;曰阴曰阳,曰柔曰刚;幽显既往,寒暑弛张;生生化化,品物成章。”

黄自元解释说:

“太虚寥廓,是指天空无穷而广大。广阔无际的天空,是宇宙造化的原始基础,万物资生的开始。天有五运、九星、七曜、而五运是布施天地真元之气,总领大地万物生长的基础;九星玄朗,七曜旋转是产生阳阴、柔刚、昼夜、寒暑的根本原因;于是万物呈现生生不息之机。可见,《内经》的天不是空洞无物的。而是充满物质的气,并呈现出五运循行,九星玄朗,七曜周旋等天象,表现为昼夜,寒暑的阳阴变化,是宇宙造化,万物资生的根源。”[5]

这是一段对仗工整,有韵律的文字。在六朝时期和中唐时期,追求辞藻华丽,而内容空洞的骈体文,是当时的时蔽,韩愈的古文运动,就是针对这号文字的。我们来剖析一下,这完全是一段东拼西凑的文字。请看:

《易·乾》:“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,乃统天。”

《易·坤》:“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,乃顺承天。……含弘光大,品物咸亨。”

《易·姤》:“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。”

头两句,也是抄来的,待查

文是如此,真是包含了无穷的真理吗?也要具体考察一下

所谓“太虚”,王冰注解是:空玄之境,真气所充,神明之宫府,真气精微,无远不至,所以能成为生化的本始

现在知道,只有地球的外表,包有大气,其它星球哪些有大气,我个人不太清楚。大气是物质,受地球引力的作用,不能脱离地球而存在。在宇宙间,大部分空间是真空,没有吸引力,这从宇航员的太空失重和必须携带氧气等必须气体而得到证明。如果连这个基本事实都不承认,就是蛮不讲理了。对这样的人,还能说什么?

所谓“五运终天”者,是指五行,即金木水火土五星也。它们是天体的主宰吗?在古代,凭直观,这几颗星在夜空比较亮,认为它们是星星中最重要的,可以理解。现在知道,它们不过是太阳的五个行星,还有肉眼不易看到的三颗行星,这就不是五行了。“终天”,王冰说是一岁365日又四分度之一,始终更代,周而复始。古代能大把地球绕太阳一圈算得如此精确,很了不起,这是根据不断实际观测,不断性修改的结果,如果没有节气、月球的朔望作为参照,根据五行逆向推导,能行吗?不过,这个数字还不是很精确,经过千年,微小的误差仍然会积少成多,显示出来,所以,历法、日月食出现时间的推算,是打不得马虎眼的,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日历,从明朝徐光启开始,就接受西法推算,清朝又用汤若望推算的历法,虽然也有顽固派的阻挠,其奈这些顽固分子算不出精确的历法何!

七曜,是五颗行星加上日月,也不能包括太空的一切。至于九星,到底指哪九颗星,完全是一笔糊涂帐。王冰说是,天蓬、天芮、天冲、天辅、天禽、天心、天任、天柱、天英九星,根据是什么?反正他说什么就是什么,只要有人附和,就是真理。吴昆、高世拭的注解都是附和的,不知他们真搞懂了没有。王冰还说,这段文字的出处《天元册》是神农时鬼臾区的十世祖所念叨的灵文,这更是在撒弥天大谎了!这段文字,究竟好在哪里?

这段文字,仍然被我看到的所有讲解《内经》的著作众口一词地吹上了天,吹牛,总要有点实质内容吧?总要帖普吧?

---;

揭开《黄帝内经》的神秘面纱(23)

作者:王力微

第二篇:天人感应、阳阴、五行

《黄帝内经》里的天人感应观念,随处都是,最主要的是运用这个观念,来逆向推导脏腑的生理功能、相生相克、诊病治病,所以,必须弄明白.

请看,《灵枢·邪客》:

“天圆地方,人头圆足方以应之。天有日月,人有两目。地有九州,人有七窍。天有风雨,人有喜怒。天有雷电,人有声音。天有四时,人有四肢。天有五音,人有五脏。天有六律,人有六府。天有冬夏,人有寒热。天有十日,人有手十指。辰有十二,人有足十指,茎垂以应之。女子不足二节,以抱人形。天有阳阴,人有夫妻。岁有三百六十五日,人有三百六十五节。地有高山,人有肩膝。地有深谷,人有腋腘。地有十二经水,人有十二经脉。地有泉脉,人有卫气。地有草蓂,人有毫毛。天有昼夜,人有卧起。天有列星,人有牙齿。地有小山,人有小节。地有山石,人有高骨。地有林木,人有募筋。地有聚邑,人有腘肉。岁有十二月,人有十二节。地有四时不生草,人有无子。此人与天相应也。”

这段话的解释,在第一篇里已经说过了,不再重复。其意思是,人体结构,是和天地的组成是完全相吻合的。天地有什么,人体也就有什么。至于比附得是否有道理,是另一回事。《黄帝内经》是经典,是圣人的话,谁敢怀疑?不但古人不能怀疑挑错,就是现在的人,敢说半个不是,先打你个毁灭传统文化,毁灭国粹,数典忘祖的闷棍不可!

再看,《灵·本藏》:

“五藏者,所以参天地,副明阳,而连四时,化五节者也

《素·金匮真言论》:

“东方青色,入通于肝,开窍于目,藏精于肝,其病发惊骇,其味酸,其类草木,其畜鸡,其谷麦,其应四时,上为岁星,是以春气在头也,其音角,其数八,是以知两之在筋也,其臭燥

“南方赤色,入通于心,开窍于耳,藏情于心,故病在五藏,其味苦,其类火,其畜羊,其谷黍,其应四时,上为荧惑星,是以知病之在脉也,共音徵,其数七,其臭焦

“中央黄色,入通于脾,开窍于口,藏精于脾,故病在舌本,其味甘,其类土,其畜牛,其谷稷,其应四时,上为镇星,是以知病之在肉也,其音宫,其数五,其臭香

“西方白色,入通于肺,开窍于鼻,藏精于肺,故病在背,其味辛,其类金,其畜马,其谷稻,共应四时,上为太白星,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,其音商,其数九,其臭腥

“北方黑色,入通于肾,开窍于二阴,藏精于肾,故病在溪,其味咸,其类水,其畜彘,其谷豆,其应四时,上为辰星,是以知病之在骨也,其音羽,其数六,其臭腐。”

真是博大精深!把五脏和五方、九窍、发病的部位、五味、五行、五畜、五谷、四时、五星、五病的部位、五音、五数、五臭都联系起来了,联成了一个完整独特的有机整体,再从这个独特的体系出发,还有不能解释、不能治疗的疾病吗?这个体系,的确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。束缚一些国人的思维,将近2000年了。至于说怎样证明它是对的,有什么效验,应做什么检验,那是外国人的做法,中国历来的传统是“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”,不需要证明。圣人说的话,谁敢怀疑?把《黄帝内经》包装成圣书、神书,句句是经文的妙处,就在这里。圣人的话是不能质疑的。虽然,近2000年来,还没有一个人能真正领会这些鬼话的奥义,更没有人能运用这样的独特理论来指导看病、治病,但一切会运用“经典”的人,附会的本领惊人。看好了病,就往这方面附会,就神吹,就夸大。看不好,就百般狡赖,这就是一些所谓神医运用所谓“经典”的秘诀

“天人感应”的理论好,好就好在什么人背会了这套鬼话,不同研究人体结构、生理病理,药理诊断,治疗方法,只要会胡诌天人感应、阳阴五行,再弄几个所谓秘方,就算是会看病了。恽铁樵本是翻译小说的,根本没学过医,对人体结构功能病理一窍不通,后来他的3个儿子得“伤寒”病,被中医治死了,他自己学《伤寒论》,他的四子又得“伤寒”,众医束手,他用麻黄汤治好了,从此成了名医

当中医容易,当名医也不难。有此好处、方便,能不誓死捍卫吗?可惜,恽氏在54岁的英年,“因积劳成疾”得了下身麻木,三年后去世。积劳成疾是怎样引起下身麻木、瘫痪的?这实在不能理解。另据天人感应,上半身为阳,下半身为阴,为什么不泻有余而补不足?为什么不滋阴补阴?连自己的病都如此糊涂,不能天人感应,能给人看好什么病?要是个伤风感冒,看好了就大吹特吹,就是名医,就办刊授班,井底之蛙,夜郎自大是什么含义,有了实际例子,应该不难理解了吧?这里,丝毫没有对恽氏的疾病幸灾乐祸的意思,是在说明,他所极力鼓吹和赞扬的天人感应,完全是胡说八道!

之所以提恽铁樵,是因为他在捍卫中医独特理论方面,有独特的贡献。留在阳阴五行、脏腑篇章里再细说

一些陶醉于天人感应的人说:天人感应体现的人和自然的完美统一。这个论调现在十分流行,并引以为自豪。果真是这样吗?

上面已经说了,董仲舒的天人合一,有两种内含,一是认为天有意志,另一个是用天象和人体胡乱比附。无论哪一种,都是荒谬的。《黄帝内经》沿袭了董仲舒后一种天人感应,同样是荒唐的,和人和自然的统一,并无共同之处

任何自然是统一的吗?人是大自然的产物,是有自然界物质构成的,构成人体的所有元素,都存在于自然界,来自自然界,和自然界交换。自然界的一切数学的、物理的、化学的定理,定律、规则,也适用于人体,人体也受这些规则的制约

就遗传规则而言,无论是分离律、自由组合律、连锁交换律,都符合排列组合律,可以用排列组合的规则,把子代、孙代、……可能出现的表型的概率,精确无误地计算出来。比方说血型,或近亲婚配聋哑儿可能出现的概率,都可以精确地推算出来,这也是禁止三代以内近亲婚配的理论依据。这个依据,能用“天人感应”的一派胡言推算出来吗?

人体符合物质不灭定律,能量守恒定律,化学反应的一切规则。人体是有机体,分子组成很复杂,但是,和一切生物机体一样,它们的代谢规则是相同的。具体的内容,此处不做细说,只是稍稍地点化一下,人和自然的统一,绝对不是《黄帝内经》里所说的那样的统一。在科学已经非常昌明的今天,那样陈旧的、原始的、幼稚的认识应该收起来,当作古董文物来欣赏了!


独立思考最难得,赞赏支持是美德!(微信扫描下图)